分享到:

COP15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恢復“新十年”

分享到:

COP15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恢復“新十年”

2021年10月15日 22:46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恢復“新十年”

  中新社昆明10月15日電 題:COP15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恢復“新十年”

  中新社記者 胡遠航 陳靜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一階段會議15日下午在中國昆明落幕。大會成功舉辦高級別會議,發(fā)布了“昆明宣言”,推進《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進程,為下一階段會議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zhí)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評價稱,“此次大會是一次非比尋常的大會,讓生物多樣性恢復走上‘復蘇之路’。”

  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提供了高級別政治推動力

  受新冠疫情影響,COP15的會期兩次推遲,最終確定于今年10月和明年分兩階段舉行。剛剛落幕的第一階段會議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召開,包含高級別會議、生態(tài)文明論壇等,吸引來自140多個締約方及30多個國際機構和組織,共計5000余位代表參會。

  在為期兩天的高級別會議中,共有9位國家政要以及聯(lián)合國秘書長出席了領導人峰會,119個締約方和26個國際機構和組織共計125位部長級代表和24位駐華大使出席了會議。會議規(guī)格之高,出席的國家領導人之多,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歷史上是第一次。

  會中,多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呼吁,各國要團結一致,采取務實行動,加強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要盡快采取行動,促進知識創(chuàng)新和惠益分享,加大資金、技術和能力保障等。

  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部長、COP15主席黃潤秋稱,此次高級別會議,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提供了高級別的政治推動力,為下一階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昆明宣言”,指明新十年生物多樣性恢復之路

  第一階段會議13日通過“昆明宣言”,這是大會的主要成果之一。“昆明宣言”承諾確保制定、通過和實施一個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扭轉(zhuǎn)當前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并確保最遲在2030年使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進而全面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愿景。

  除此之外,“昆明宣言”還作出“增加為發(fā)展中國家提供實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所需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各國政府繼續(xù)合作推動將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生物多樣性納入或‘主流化’到?jīng)Q策中”“加強和建立有效的保護地體系”等16項承諾。

  伊麗莎白·穆雷瑪表示,“昆明宣言”集中反映各方的政治意愿,向國際社會發(fā)出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強烈政治信號。

  中國方案,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

  本屆大會主題為“生態(tài)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是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公約締約方大會首次將“生態(tài)文明”作為大會主題。會期,線下現(xiàn)場還舉辦生態(tài)文明論壇,圍繞“應對氣候變化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tài)文明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理念到實踐”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發(fā)布“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全球生態(tài)文明”倡議。

  “生態(tài)文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中國智慧,成為此次論壇的熱頻詞。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執(zhí)行主任英厄·安諾生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被中國社會廣泛接受,這提升了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引領者地位。伊麗莎白·穆雷瑪稱贊,在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污染和氣候變化等全球危機方面,中國政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這在論壇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

  此外,本次會議還審議《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和《名古屋議定書》締約方會議閉會期間的工作進展情況等,通過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提出的2022年臨時預算,為下一階段的會議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疫情還在蔓延的特殊情況之下,我們還能在一些關鍵領域取得進展,表明我們有能力適應變化,并且能夠在明年舉行的第二階段會議取得新的進展?!币聋惿住つ吕赚斖嘎叮诙A段,各締約方還將持續(xù)推進未決的問題,包括在昆明達成兼具雄心、務實和平衡的框架,制定與框架匹配的金融支持和機制等。(完)

【編輯:田博群】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