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 時(shí)政| 國際| 軍事| 社會| 港澳| 臺灣| 僑網(wǎng)| 經(jīng)緯| 華人| 財(cái)經(jīng)| 金融| 汽車| 娛樂| 體育| 文化| 理論| 生活| 圖片| 視頻| 直播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搜 索
回放

探訪可可西里自然保護(hù)區(qū) 當(dāng)一天環(huán)保志愿者

當(dāng)前位置:中新網(wǎng) > 新聞直播

分享到:

近年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hù)區(qū)植被覆蓋率大幅提高,野生動物數(shù)量恢復(fù)性增加。這些生態(tài)保護(hù)的成果,不僅來自于管理者的長期付出,也離不開一群來自民間的奉獻(xiàn)者,這就是活躍在可可西里青藏公路沿線的眾多環(huán)保志愿者,他們來自全國各地,為了共同的理念聚集在一起,共同締造可可西里的碧水藍(lán)天。

圖文滾動

刷新

  • 中新网记者李赟
    2020-10-10 20:10
    近年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野生动物数量恢复性增加。这些生态保护的成果,不仅来自于管理者的长期付出,也离不开一群来自民间的奉献者,这就是活跃在可可西里青藏公路沿线的众多环保志愿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为了共同的理念聚集在一起,共同缔造可可西里的碧水蓝天。
  • 中新网记者李赟
    2020-10-11 09:17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中新社、中新网记者李贇。欢迎收看系列直播“守护净土,我们在行动”第三期:《当一天环保志愿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青藏公路沿线,海拔4300米。近年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如今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野生动物数量恢复性增加。这些生态保护的成果,不仅在于管理者的长期付出,其实也离不开一股来自民间的力量,这就是活跃在可可西里青藏公路沿线的众多环保志愿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一个共同的理念聚集在一起,共同缔造可可西里的碧水蓝天。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些志愿者。
  • 中新网记者李赟
    2020-10-11 09:30
    贵州蓝天救援队负责人王毅介绍,这次可可西里的任务的主题是“守护江源,齐筑生态长城”,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每天志愿者们都要认真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捡拾垃圾,把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回收,有时像过往游客普及高原常识等,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游客劝返及排查工作,同时针对的走失人员搜救及救护,沿线被困车辆的脱困等活动。
  • 中新网记者李赟
    2020-10-11 09:34
    一个月的时间不算长,但对于这些生活在内地海拔一百多米平原梯带的志愿者们来说,这挑战可不小,吹沙尘、下冰雹、含氧量低等一系列问题等待着他们。但是通过这些活动,他们结交了新的朋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领略了青藏高原大美的风光,相信这样一次特殊的经历,都是他们日后最美的记忆。据了解,这样的活动是青藏沿线众多环保项目中的一个,目的旨在通过招募志愿者,用一种国内从未有过的环保方式,清理国道沿途沉积的人类污物和宣传改变人们随意弃物的陋习。
  • 中新网记者李赟
    2020-10-11 09:40
    我身后的这条路就是穿越可可西里的109国道青藏线,如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辆车穿行在这条公路线上。我们来的路上,一路观察,公路两侧我们发现每隔一段路都会有一个垃圾箱,就是希望南来北往的游人形成了定点投放垃圾的习惯。据不完全统计,青藏公路沿线可可西里区域最近三年以来,垃圾随意丢弃的数量每年呈现20%的速度在减少。如今,环保志愿者数量不断增加,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环保队伍中来。尤其很多摩友、自驾游爱好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不忘带走一袋垃圾。
  • 中新网记者李赟
    2020-10-11 09:54
    志愿服务既是一个付出的过程,也是一个收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不同领域的人接触、做不同的事,不断学习到新的东西,也更懂得换位思考,将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一直带给我们力量。
  • 中新网记者李赟
    2020-10-11 09:54
    志愿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份责任。在可可西里的保护过程中,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面孔:英勇牺牲的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巡山卫士、还有为数众多的普通志愿者……可可西里的生态恢复,与他们的前赴后继,密不可分。向他们致致敬。守护净土,我们在行动;守护可可西里,任重而道远。
  • 中新网记者李赟
    2020-10-11 10:22
    好的,系列直播“守护净土,我们在行动”第3期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感谢王毅队长,感谢大家的收看。欢迎大家关注下载“中国新闻网”官方APP。下期直播,再会!
没有更多内容了

相關(guān)新聞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