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11次成功預警小行星撞擊!面對“天外來客”,我們怎么辦?

分享到:
分享到:

人類第11次成功預警小行星撞擊!面對“天外來客”,我們怎么辦?

2024年12月08日 11:31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北京時間12月4日0時15分左右,一顆來自太空的小行星如期而至,在西伯利亞上空進入大氣層。

  這是人類第11次成功預警小行星撞擊,也是2024年第4次小行星撞擊成功預警。據(jù)了解,這顆小行星直徑約0.75~1米。撞擊發(fā)生2小時后,國際小行星中心共計收到全球64個觀測數(shù)據(jù),發(fā)布正式公告給這顆小行星編號為2024 XA1。

  而人類首次準確預測小行星撞地球是在2008年,時年10月6日,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和美國宇航局宣布,格林尼治時間10月7日2時46分,一顆編號為2008TC3的小行星由蘇丹北部上空進入地球大氣層并發(fā)生燃燒。事后觀測表明,預計出的撞擊時間誤差只有15秒。

  01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利用多臺望遠鏡多站點開展預警觀測

  此次成功預警過程中,我國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fā)揮了重大作用。

  我國處于監(jiān)測的關鍵地理位置,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組織了位于云南姚安觀測站的0.8米口徑姚安高精度望遠鏡,位于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的2.5米口徑墨子巡天望遠鏡及0.7米口徑多應用巡天望遠鏡陣列開展組網(wǎng)跟蹤觀測,從12月3日19時49分開始直至23時33分,最終觀測到撞擊前42分鐘的圖像。

  姚安高精度測量平臺0.8米望遠鏡觀測圖像。左圖:2024/12/03 20:34:11(北京時間)觀測圖像;右圖:2024/12/03 23:33:08(北京時間) 撞擊前42分鐘的圖像。

  在太陽系中,既有月球和火星這樣備受矚目的“主角”,也有數(shù)量眾多的“群演”——小行星。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數(shù)量超過140萬顆,它們通常在太陽系中穩(wěn)定運行,而有些小行星運行軌跡接近地球,被稱為近地小行星。

大約6500萬年前

一顆直徑約10千米的小行星

“撞擊”了地球

引發(fā)了海嘯、火山爆發(fā)、地震

導致地球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變

科學界認為這次撞擊

很可能正是恐龍滅絕的原因之一

如今,人類依然對

“天外來客”保持警惕

  02

  小行星落到地面

  會對人類構成威脅嗎?

  近年來,近地小行星頻繁“造訪”地球,但大多有驚無險。

  2020年12月23日7點23分,一顆“火流星”劃過青海玉樹和西藏昌都交界的高空,后降落在地,此次事件中無人傷亡。

  但是,由于小行星進入大氣層時可能與大氣層發(fā)生劇烈摩擦,有時會發(fā)生爆炸,爆炸產(chǎn)生的沖擊波對地面影響較大。

  2013年2月15日,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發(fā)生小天體撞擊事件。天體在穿越大氣層時摩擦燃燒發(fā)生爆炸,產(chǎn)生大量碎片,導致當?shù)亟ㄖ皯舨A屏?,約1200人受傷。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有多大?

  專家介紹,小行星的撞擊后果跟它的速度和質(zhì)量有關,那么,它撞擊地球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小行星撞擊地球會造成哪些影響?

  我們該采取哪些措施?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助理工程師徐智堅表示,如果是一顆1公里直徑的小行星,可能就會引起全球性的災難;如果是一顆直徑140米左右的小行星,可能會對一個區(qū)域造成毀滅;直徑50米的話可能是一個地方性的影響。

  對于近地小行星,專家表示會通過比較大口徑、大視場的望遠鏡來觀察它,在它靠近地球大概前幾天或前幾周發(fā)現(xiàn)它,就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

  然而,預警只是防御的第一步。如何有效應對小行星威脅,減少或消除撞擊帶來的災難,成為了航天領域的新挑戰(zhàn)。

  03

  防御小行星撞擊的中國方案

  面對小行星威脅,無外乎以下幾種方法:

  炸——使用大量的炸藥、導彈將小行星炸碎。

  撞——通過主動撞擊,就像打桌球一樣使其偏離軌道,消除對地球的威脅。

  藏——如果對付不了飛馳而來的小行星,那么只能在撞擊到來前盡快進入掩體躲藏起來,當然前提是要有足夠的預警時間。

  如果發(fā)現(xiàn)某個小行星對地球構成較大威脅,不妨嘗試提前干預——不等它撞我,我先將其撞出威脅范圍。

  在這個背景下,中國國家航天局提出了一項大膽的計劃——實施首次撞擊小行星任務。

  中國方案:伴飛、撞擊、再伴飛

  在2024年9月5日舉辦的第二屆深空探測(天都)國際會議上,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嫦娥七號任務副總設計師唐玉華提出了中國首次小行星防御任務方案與國際合作設想。

  “小行星撞擊被列為威脅人類生存的二十大災難之首,未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極有可能發(fā)生,我們必須構建起牢不可破的行星防御安全網(wǎng)?!碧朴袢A說,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積極響應國際社會倡議,并將于近期實施一次在軌的防御任務。

  唐玉華介紹,中國計劃采用“伴飛+撞擊+伴飛”的模式來執(zhí)行這次任務。這一策略包括三個階段:

  伴飛階段

  首先發(fā)射探測器,接近目標小行星并進行伴飛,詳細觀測和分析小行星的物理特性、軌道參數(shù)和環(huán)境條件。

  撞擊階段

  在充分了解目標小行星后,釋放撞擊器,利用其動能對小行星進行撞擊,改變其軌道或速度,從而避免對地球構成威脅。

  再伴飛階段

  撞擊后,探測器將繼續(xù)伴飛在小行星周圍,評估撞擊效果,收集撞擊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通過一次任務實現(xiàn)“動能撞擊+天基評估”,為未來的小行星防御任務提供寶貴的科學依據(jù)。

  根據(jù)設想,此次任務實施后,預期可使目標小行星的速度增量大于每秒一厘米,撞后一年內(nèi),小行星軌道向偏離地球方向改變超900公里。撞后將通過天地聯(lián)合,開展小行星軌道、形貌和濺射物變化的觀測。

  雖然小行星撞擊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潛在威脅,但隨著觀測預警能力的提升,面對小行星的“造訪”,公眾不必過于擔憂。

【編輯:劉陽禾】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