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星期五

第五屆虹橋國(guó)際經(jīng)濟(jì)論壇“全球老齡化機(jī)遇共享”分論壇

11月5日,第五屆虹橋國(guó)際經(jīng)濟(jì)論壇“全球老齡化機(jī)遇共享”分論壇將在上海舉行,匯聚政、研、企界嘉賓,重點(diǎn)討論人口老齡化帶來(lái)的發(fā)展新機(jī)遇、挖潛銀發(fā)經(jīng)濟(jì)增長(zhǎng)點(diǎn)。論壇上還將發(fā)布《中國(guó)積極應(yīng)對(duì)人口老齡化城市能力指數(shù)研究報(bào)告2022》。

分享到:
圖文滾動(dòng)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4 17:25
    11月5日,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老龄化机遇共享”分论坛将在上海举行,汇聚政、研、企界嘉宾,重点讨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挖潜银发经济增长点。论坛上还将发布《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研究报告2022》。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14
    主持人 欧晓理: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在这晚秋时节,我们如约而至,通过线上线下共聚上海,参加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国人口基金主办,国家信息中心承办的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老龄化机遇共享”分论坛。我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欧晓理。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15
    欧晓理:
    在论坛开幕之际,我谨代表国家发改委向关心、支持本次论坛的国内外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感谢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上海市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韩海丹/摄)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16
    欧晓理: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本次论坛的特邀致辞嘉宾,他们是: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先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先生,
    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赤松秀一先生,
    荷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郭媚瑶女士,
    联合国人口基金副执行主任迪恩·凯塔女士,
    出席论坛的还有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研究机构和智库团体、国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地方发展改革委和代表城市以及媒体等单位的嘉宾。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17
    欧晓理: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中国代表康嘉婷女士也专门从北京传来了对大家的欢迎和对论坛的祝福。请看屏幕。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20
    康嘉婷:
    尊敬的蒋正华先生、连维良先生,各位演讲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很高兴在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在“全球老龄化机遇共享”分论坛上发言。(韩海丹/摄)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22
    康嘉婷:
    我谨代表共同主办方联合国人口基金,欢迎我们的政府同行、联合国其他同事,以及来自研究机构、智库和私营部门的人士,加入我们的行列,并感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同事为共同主办本次研讨会提供的合作。
    全球人口老龄化不仅受到生育率下降的推动,而且还受到预期寿命延长的推动。它是改善健康和营养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进展的结果——它反映了世界不同地区的许多人现在经历更好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可以把人口老龄化理解为一种成就,它提供了利用“长寿红利”的潜力。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23
    康嘉婷:
    然而,人们往往因人口老龄化这一趋势对可持续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担忧,特别是提到由于劳动力老龄化和对社会保障资金需求的增加而可能导致生产力下降。
    这些担忧是真实的,我们需要共同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使政府能够将人口老龄化的潜在机会转化为社会和经济现实。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24
    康嘉婷:
    今天的研讨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和观点的空间,探讨各国和世界各地如何从发展银发经济中获益。这是长寿红利的一个方面。
    在过去几十年,我们可以看到,对青年人口的健康、教育和就业机会的投资增加,在较发达的经济体中出现了一代受过更好教育、更健康、经济上也更独立的老年人。我们预计他们的人数在未来还会增长。这一代老年人对满足其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新兴需求,为银发经济的指数级增长提供了很多机遇。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26
    康嘉婷:
    当我们今天思考银发经济所提供的潜力时,我们需要记住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性。正如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强调的那样,不能让任何人落后。健康的老龄化和繁荣的银发经济,需要基于社会公平和包容原则的社会投资战略,确保生活各个阶段的所有人都能从获得优质教育、医疗保健和体面工作中受益。我们还需要确保老年人能够通过工作、志愿服务或其他方式为社会作出贡献。只要他们愿意,就能做到这一点。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27
    康嘉婷:
    联合国人口基金致力于与我们的国家伙伴和国际社会合作,确定有效的政策和解决方案,来满足老年人作为个人和人口群体的需求,共同支持可持续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在此我想热烈欢迎大家参加论坛。我希望我能够早日见到大家,并衷心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29
    欧晓理:
    谢谢康嘉婷女士,正如她刚才所言,老龄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趋势,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在刚刚闭幕的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多次提到养老、老年人、老龄化,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应对老龄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本次论坛,我们搭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汇聚国内国外政、研、企等各界嘉宾,正是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把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挖掘银发经济增长点作出努力。希望更广泛传播积极应对老龄化理念,更有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不断增进老年人福祉和经济增长动能。
    今天的论坛共有三项议程:
    第一项议程:嘉宾致辞。第二项议程:发布《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研究报告2022》。第三项议程:银发经济圆桌会议。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首先请播放蒋正华先生专门录制的主旨发言。(韩海丹/摄)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41
    蒋正华: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与大家共聚第五届进博会,共同参加“全球老龄化机遇共享”分论坛。首先,我对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与会的各位嘉宾和各方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在虹桥论坛设置全球老龄化议题,共同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国际互鉴合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韩海丹/摄)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42
    蒋正华:
    人口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经济、人文条件下,受关注的焦点也有所不同。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口老龄化无疑是一个新课题。从人类出现到距今约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茹毛饮血、刀耕火种,人口增长非常缓慢。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实施农业生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口开始大幅度增长。工业革命至今不过两三百年,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现在已经到了78亿,而且还在持续的增长。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人类社会始终是以年轻人居多,平均寿命不长。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保持相对的稳定。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44
    蒋正华:
    一直到1865年前后,法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走向老龄社会的国家,随后不到百年间,西方发达国家也追随着这一步伐。这种现象自20世纪后半叶起,在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也开始显现,目前已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转变的加快而进入到持续发展的阶段,世界人口加快增长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化长期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特征:
    第一,人口老龄化进程是普遍的。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直接原因是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和生育水平的显著下降。20世纪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全球很多地区已经形成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态势,已经有大约100个国家和地区相继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全球老龄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差别只是出现的早晚和进程的快慢。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45
    蒋正华:
    第二,人口老龄化影响是深刻的。比如,劳动力的老化和供给减少,一些国家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困境;老龄化使得资金中消耗的部分增长,社会财富积累减少,经济增长放慢;老年人的健康、医疗支出、护理费用等都大大高于其他人群,对公共财政可持续性造成冲击;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需要教育、医疗、消费结构、社区建设等一系列社会服务制度性安排作出相应调整。
    第三,人口老龄化发展是持续的。全球老龄化本身仍在不断发展,这意味着我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老龄化带来的所有压力,更加意味着必须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来修正我们的认识,而这种认识还将反过来不断调整乃至重构老龄化议题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经济、社会、科技进步,老年的定义和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今天的老年观念在数十年后会有很大不同,只要加强前瞻性的研究和制度安排,我们不必过分担忧。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46
    蒋正华:
    中国老龄化的发展既有与经济发达国家类似的方面,也有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老龄化速度快。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从7%提高到14%所需要的时间来看,法国是115年,瑞典是85年,美国是66年,英国是45年,而中国只用了22年。二是老年人数量多。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三是区域不平衡。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和速度远高于城市;另一方面,区域差别大,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辽宁省,老年人口的比例是25.72%,最低的西藏自治区老年人口的比例是8.52%。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有有两个方面,乐观和悲观、积极和消极,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一样,我们上面主要讲的是消极方面比较多,积极的观点我认为老龄化实际应称为“健康长寿化”,这更加恰当。因为我们从古至今,追求长寿始终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老年知识、经验也丰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47
    蒋正华:
    在人类平均寿命增长的初期,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减少婴儿死亡率。但是到了老年人社会就要依靠老年的保障。过去我们很多医院都是开专科,但是到了老龄社会很大程度上我们要求很多医院要开老年科,所谓老年科的特点在哪里,一个老年人来看病往往不是看一个病,他是各种的病同时来看,这样我们对于医院的要求跟过去不一样,还有很多方面,比如说消费。我有一次在上海开论坛,那时候我曾经提出要创造一个“灰色经济”这样一个概念,所谓“灰色经济”就是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在生产、消费各个方面都要能够促进老年人的需要,怎么样利用好老年人知识经验丰富。
    老龄化还会推动企业寻求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也是一个问题,过去我们依靠劳动力的增加来提高产值,现在老龄化既有这个需求也有这个可能来解决这个矛盾,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些积极因素,要认识、顺应人口老龄化的大势,把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发展新机遇。老龄化也会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带来新的挑战,人类社会从来是在各种挑战中成长起来的,这次也不例外。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48
    蒋正华:
    中共二十大刚刚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也体现了最高层级的国家意志与谋划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实施好这项国家战略,不仅要总结先期老龄化国家的经验教训,更需要将中国结构的特殊性与国际社会应对老龄社会的普遍性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我们共同来总结应对老龄化当中的国际经验,研讨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变危为机之策,很期待在这次讨论当中能够产生很多智慧的火花,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我衷心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 中新网报道
    2022-11-05 15:52
    欧晓理:
    下面我们与在北京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先生连线,请他为论坛致辞。
  • 加载更多

相關(guān)直播
相關(guān)新聞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diǎn)。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