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福暖中國丨過了臘八就是年 祝你萬事皆“粥”全

臘八至,年關(guān)近!新春的第一縷香甜,從臘八食俗中飄揚萬里,慰藉游子的思鄉(xiāng)胃。上海百年古剎,一碗七寶五味粥布施十五載;廣西恭城,一擔糍粑打出瑤族鄰里對團圓的期盼;南京老城南,一份老字號粥點承載秦淮人的兒時記憶;哈爾濱對青村,一籠粘豆包粘住濃濃鄉(xiāng)情。跟隨直播,在四地溫煨美好“食”光,氤氳新年期待!

分享到:
圖文滾動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4-01-17 16:55
    腊八至,年关近!新春的第一缕香甜,从腊八食俗中飘扬万里,慰藉游子的思乡胃。上海百年古刹,一碗七宝五味粥布施十五载;广西恭城,一担糍粑打出瑶族邻里对团圆的期盼;南京老城南,一份老字号粥点承载秦淮人的儿时记忆;哈尔滨对青村,一笼粘豆包粘住浓浓乡情。跟随直播,在四地温煨美好“食”光,氤氲新年期待!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4-01-18 09:21
    各位中新网的网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中新网记者,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福暖中国”系列直播推出腊八节特别报道,走进上海、广西、江苏、黑龙江,带海内外网友一同品年味赏年俗,感受温暖世界的热闹中国年。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4-01-18 09:22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上海的玉佛禅寺,这里“共享浓浓腊八粥,温暖吉祥迎新年”腊八赠粥活动正在进行中。今天的直播我们也邀请到了玉佛禅寺的妙慈法师,在直播中和大家聊聊腊八节。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4-01-18 09:23
    腊八与释迦牟尼佛成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一个独特的佛教节日,腊八节出现了浴佛、燃灯、放生等节日礼俗。当然,影响最大、流传至今的就是煮腊八粥的习俗。各大寺院在腊八这天施粥,是佛教广行布施、广结善缘传统的体现,也是对回报社会、利益大众精神的实践。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4-01-18 09:24
    为了保障三天入寺领取腊八粥的份额,玉佛禅寺采购了红枣、莲子、薏仁、赤豆、血糯米、扁豆、桂圆、栗子等各类腊八食材共计万余斤。为了保证腊八粥的口感和温度,当天凌晨,寺院五观堂正式开火煮粥,不停地进行搅拌,以保证受热均匀、软糯可口。厨房中一共准备了8口大锅,不间断的熬煮。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4-01-18 09:25
    基本上腊八粥按照传统食材,尊重传统工艺和口味,玉佛禅寺和其他地方的腊八粥用料都差不多,尤其是红枣莲子桂圆一类的食材,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15年来施粥活动从熬煮、规模、方式方法上也在不断摸索、改善。在制作方面上,考虑到部分老人存在牙口不好、血糖偏高的情况,所以会加长熬煮的时间,通常在三小时左右;口味也分甜咸两种,咸粥放了上海人喜欢吃的栗子和青菜。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4-01-18 09:35
    玉佛禅寺准备了两个文化背景墙来解释佛教腊八的起源,也放置了方丈觉醒法师的墨宝,比如“越来越好”,让入寺的大众可以打卡拍照,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大家都越来越好。
    在赠粥的食品盒上印制了这次的6个主题词,你可以看到分别是“善邻、感恩、祥和、好吃、团圆、温暖”,是这碗腊八粥带给大众的精神价值。
  • 中新网记者李秋莹
    2024-01-18 09:36
    不管你是身在何处,希望大家都能通过我们的直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节日的喜庆,上海的情况就是这样,接下来请导播把信号切到广西桂林,我们去看看那里的人民是如何过腊八节的。
  • 中新网记者蒙鸣明
    2024-01-18 09:37
    各位中新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中新网“福满中国”系列直播腊八节特别报道,我是中新社-中新网记者蒙鸣明。今天是腊八节,前面大家看了上海百年古刹熬制腊八粥,那在广西,群众是怎么过腊八的呢?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庄埠村,这是一个广西典型的瑶族村落,随着农历腊月的到来,村里的年味就逐渐浓了起来,打糍粑、做各种美食、杀年猪,家家户户都忙开了。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瑶族村,看看这里的人们怎么制作糍粑准备过大年。
  • 中新网记者蒙鸣明
    2024-01-18 09:38
    糍粑有着团圆、甜蜜之意,打糍粑寄托着村民们希望全家团圆、邻里和睦、生活幸福的心愿。所以打糍粑是恭城瑶族自治县瑶族同胞最传统的习俗,也是过年的标配。每年从腊月开始,就要着手开始聚集邻居一起打糍粑。而且,在瑶族习俗中,糍粑也是拜年时必须送的礼物。
    打糍粑,过程看着不难,但是个力气活儿、精细活儿,打糍粑需要提前一晚将糯米浸好,然后把糯米用柴禾烧旺火上蒸笼蒸熟,用柴火蒸出来的糯米饭有一股特殊的香气。村民把熟糯米饭趁热舀出,再倒入特制的石臼中,捶打糍粑十分讲究,由两至三人手拿木槌,在石臼边站好,先是用力捣糯米饭,直至捣得看不见饭粒便可以开始捶打,接着锤头对锤头,一上一下,交错用力,喊着号子用力捶,待完全烂成泥状后,用木槌将其转移到做糍粑的台板上,其他人便开始分工合作。
  • 中新网记者蒙鸣明
    2024-01-18 09:52
    一枚糍粑的成型要经过切、摔、挤、拨、搓、按、捏等一系列操作。手上沾过防粘的食用油后,捧起其中一团糍粑,先在台板上轻轻摔打几下,这是为了增强糍粑的韧性,然后用手在糍粑上揉挤出一团小剂子,拨下小剂子后在手心搓成圆球,再把力气积聚在虎口处将其按扁,最后用手指轻捏或将手指弯曲,用手背按压使其成圆饼状,一枚枚软乎乎、糯叽叽的糍粑就成型诞生了。
  • 中新网记者蒙鸣明
    2024-01-18 09:53
    在村里这打糍粑的欢快场面,感觉气氛非常融洽,乡里人的欢乐仿佛都捣进了吉祥如意的糍粑里。在村民心中,糍粑早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食物,家人和邻居一起打糍粑,让糍粑成为黏住友情与亲情的纽带。
  • 中新网记者蒙鸣明
    2024-01-18 09:53
    一枚小小的糍粑,是人们心中童年的回忆。用炭火煨糍粑吃,焦香的糍粑撒上一勺白糖,送入口中,糯乎的口感,夹杂着炭火的香气,内心好不满足。
  • 中新网记者蒙鸣明
    2024-01-18 10:12
    糍粑要黏须靠打,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今天广西瑶族打糍粑的直播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继续收看我们的直播,我的同事在江苏给大家带来腊八粥的制作和分享。
  • 中新网记者唐娟
    2024-01-18 10:22
    各位中新网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新网记者唐娟,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南京老城南的大板巷,今天我和我的同事张传明将在这里为大家现场直播中国新闻网“福暖中国”系列的腊八节特别报道。今天是腊月初八,在这片老城区里,一大早就有不少店铺热热闹闹摆出了赠粥的摊位,用精心熬煮的一碗热粥,给来往的市民、游客们带去浓浓的年味。
    对于江苏南京人来说,喝到一碗甜蜜蜜、暖洋洋的腊八粥,也就意味着快过年了。对于当地的商家店铺来说,自这一天起,年货、年食筹备也基本开启了。
    我在现场看到,不少店家摊位前都有市民和游客排起了队,阵阵香气也开始飘散了。我看到有一家叫做芳婆的摊位排队的人特别多,据说是当地的网红小吃店,我来问问这家店的老板。
  • 中新网记者唐娟
    2024-01-18 10:23
    咱们南方的粥除了甜味的,还有咸鲜味道,比如常州这些苏南城市,会挑选家人喜欢的咸排骨等菜肴放进粥里炖煮出风味别样的咸粥。
  • 中新网记者唐娟
    2024-01-18 10:31
    除了网红小吃店的粥,我还看到有一些南京老字号店铺也精心准备了。我们来看看这里的腊八粥是什么样的。
  • 中新网记者唐娟
    2024-01-18 10:46
    我想,在江南地区,腊八粥就是这样一种各家都有各家特色的美食,寄托着人们对今岁的一种圆满以及来年的一份期待。我在现场也看到,作为南京老城南的景区核心位置,这里已经有不少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年货年食的摊子摆出来了。
  • 中新网记者唐娟
    2024-01-18 10:51
    传统的南京家常菜,作为江南地区过年必备的年货、年味,每年老字号都会提前一个月左右开始准备当地人爱吃的腌制美食。有句老话叫做“小寒腌菜,大寒腌肉“,在特殊的节气日子要按照传统的做法来制作江南特色,在除夕的餐桌上,尝到地道的南京味道。
  • 中新网记者刘璐
    2024-01-18 11:20
    好的,感谢江苏分社的同事。各位中新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继续收看中国新闻网“福暖中国”系列直播推出的腊八节特别报道,我是刘璐。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哈尔滨新区对青山镇对青村团结屯的村民家中,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回村过腊八,感受东北的浓浓年味。
  • 加载更多

相關(guān)直播
相關(guān)新聞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